复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与遗忘作斗争。在珍珠刚刚下沉时,就搭把手往上拽一下,再沉,再拽。在他还未完全变形之前,及时地纠正一下,恢复本相。复习到一定程度时,泥潭好象也累了,厌了,不再把珍珠往下沉,也不再给珍珠实施易容术了。这时知识形成长时记忆,甚至终生记忆,就已大功告成了。 复习并非简单的重复,重复,再重复,这里面也是大有文章可作的。下面介绍二种复习的技巧。 1.选择时间就是节约时间 --倒推法 德国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挨冰耗子",还有印象乎?)通过实验,发现遗忘并不是匀速的,这家伙也像某些恒心稍差的人一样,刚开始时,头脑一热,热火朝天地干,进展神速;时间一长,劲儿就松了,磨磨蹭蹭,一年做不了半天的事。这叫"三分钟的热度"。 遗忘也是如此,刚记住一点知识之后,忘得快,越往后,越缓慢。3~7天以内最快,7天以后,明显减缓。 克服遗忘时,在时间的安排上,对症下药,也应该遵循相同的规律,开始时,趁热打铁,复习得勤些,一周之后,时间间隔逐渐拉长。 一般来说,学习了新知识之后,当天晚上复习第一次,第二天早上复习第二次,第七天复习第三次,一月后复习第四次,半年后复习第五次。经过这样五次之后,基本上即可形成长时记忆甚至终生记忆。 表面看来,五次复习,工作量不小。 但是实际上每次复习,都比第一次学习或复习所用的时间少得多,也比上一次复习的时间略少。如果第一次学习花了一个小时,往往第一次复习只用十几分钟就够了。第五次复习时,也许三四分钟已经足够了。如果再结合使用后面的筛选法,工作量还会更小。 规律容易理解,但是要学的东西多了,每天学的东西又很杂,学的时候也许知道什么时候该复习,但到了复习时谁能记得起来该复习什么内容呢?这个问题,一用倒推法,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具体地说,就是准备一个专用的复习计划本,每次学到新知识之后,记下时间和内容概要。时间具体到日,概要不怕简略,自己明白所指的是哪些内容即可。 到该复习时(最好每天都有一段专门的时间用于复习),按图索骥,从计划本上查出本日和一周、一月、六个月前的学习内容,分别加以复习。只要记录没有漏洞,每天都做复习,就可以保证每项内容都可以在适当的时间依次完成五次复习,没有一个漏网。 (责任编辑:超右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