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复习的技巧(连载二)

来源:未知 作者:超右脑
2. 挑盐还是挑馒头 -- 筛选法 有这么兄弟俩 , 合伙贩盐 , 要挑 100 斤盐到外地去卖 , 为了省些饭钱 , 还挑 120 斤馒头。弟弟懒 , 见盐轻快 , 就争着挑盐。哥哥只好依他。在路上 , 盐始终是 100 斤 , 而馒头却一天少似一天 , 到后来只剩三四两了。哥哥轻松自如 , 弟弟却浑身散架。 在复习中我们每次都会面临 挑盐还是

 2.挑盐还是挑馒头--筛选法

    有这么兄弟俩,合伙贩盐,要挑100斤盐到外地去卖,为了省些饭钱,还挑120斤馒头。弟弟懒,见盐轻快,就争着挑盐。哥哥只好依他。在路上,盐始终是100,而馒头却一天少似一天,到后来只剩三四两了。哥哥轻松自如,弟弟却浑身散架。 
    在复习中我们每次都会面临"挑盐还是挑馒头"的选择。 


 

    在学习一批材料时,经过记忆、复习,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不是均匀的,有的已经掌握得很好,有的还不熟,有的根本还没记住。 


 

    在下次复习时,你该如何分配精力呢?是平均分配,还是区别对待?常有学生不厌其烦地不分青红皂白,各打二十大板,一视同仁,不偏不倚。懂的不懂的,熟的不熟的,统统分配一样的时间,花费同样的精力。已经很熟的,这是浪费;不太熟的,也许正好;非常陌生的,显然不够。看似一碗水端平,实则旱涝不均。这就是挑了一副盐担子,费力不少,收效甚微。 


    那么怎样挑起馒头担子来呢?方法之一是筛选法。


    在每次复习时,可以先进行尝试回忆,把要记的内容根据能够回忆起来的程度分为两类:一是可以轻而易举回忆起来的,既已记熟,可以放一放,在这类知识上面做个记号,说明属于第一类;另一类是不熟的和完全无法回忆起来的,这些才是复习的重点,需要多花时间,多费精力,反复复习。经过重复必然又有一批成为第一类,再打上第一类的标记,放一放。这样每次复习,内容都比上一次少,负担都比上一次轻。这样,必然使薄弱之处分配到更多的精力。重点突出,火力集中,不仅速度快,而且效率高,这就是筛选法的可爱之处。

(责任编辑:超右脑)
------分隔线----------------------------
用户名:
密码:
超右脑!欢迎您的加入
联系方式更多>>
  • 021-57706051
  • 值班老师:18116240933
公告更多>>

亲爱的新老学员: 为了满足各位新老学员的需求,超右脑团队特在暑假来临之际开设一对一和精品小班课程,欢迎各位家长踊跃来电咨询报……
[查看详情]

投票调查
您从哪儿得知本站的?
朋友介绍
Google搜索
百度(BaiDu)搜索
其它门户网站的搜索
别的网站上的链接
从宣传物上得知
其它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