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来源:未知 作者:超右脑
经常听一些家长说:自已的子女在小学读书时是一个优等生,科科成绩很好,但是自从上了初中以来,越读越差,越读越不想读,你说他不用功吗?不是!他仍象小学时一样,对学习十分用功,就是成绩上不去,这怎么得了啊!学生本人亦觉得冤枉,在学习上自问并没有偷赖,甚至比读小学时还要用功,不知为什么成绩就是不如小学时好。刚上了初中的学生,仍沿用对付小学学习的方法,不适

经常听一些家长说:自已的子女在小学读书时是一个优等生,科科成绩很好,但是自从上了初中以来,越读越差,越读越不想读,你说他不用功吗?不是!他仍象小学时一样,对学习十分用功,就是成绩上不去,这怎么得了啊!学生本人亦觉得冤枉,在学习上自问并没有偷赖,甚至比读小学时还要用功,不知为什么成绩就是不如小学时好。刚上了初中的学生,仍沿用对付小学学习的方法,不适应初中的学习要求,所以出现成绩上不去,那是很自然的事了。这就要求我们初中老师指导好这些学生的过渡学习,让他们适应新的环境,掌握适宜的学习方法。

     从小学六年级到初中一年级,不但学习环境变了,更主要是学习内容变了,科目多了,各科的深难度亦增大了。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再是象小学那样抱着走,而是采取比较放手的教法。教学要求小学注意背诵,中学重视理解、运用,形成技能,把知识系统化。每堂课学习的内容多了,老师讲课时间也多了,有些内容不易听懂,课内和课外作业量不但多了,而且都比较难,做得对不对,不能当即知道,要隔天甚至隔几天才知道,如果错了,要改正就不那么容易了。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绝非只是教材内容的学习,师生在课堂上的交往、交流、对话和合作中不断地生成着新的知识,如同课程专家所言:学生从同学和老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科书中学到的多。所以,我们丝毫没有理由要求学生用整齐划一的方法去学习。

     我们应当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在学习方法上绝不能搞一刀切。我们可以介绍学习方法,可以引导学生梳理、总结对自己适宜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但任何试图强求一致的做法,无论这种做法多么科学,终究是徒劳无益的。教会学生学习不应只局限在学习方法的范畴。只讲技巧、方法的学习有用,也有限,所以并不能真正使学生学会学习。切不可有意无意地把教会学生学习变成了教会学生考试。教会学生学习,应从思想上、观念上着眼,使学生形成一种学习的需要和意识,以确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即便是教方法,也要明确掌握方法不能只靠,而应该设法让学生多体验、多感悟。经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掌握的学习方法对学生来说才是管用的,好用的。

    要做一个好的初中学生,必须掌握好适宜自己的学习方法。这其中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掌握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这是今后一生的学习基础,十分重要。

    一、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

    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于一部分学生阅读经历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将抽象的学习方法硬性塞给学生,要他们去背;更不能以让学生学会阅读为借口而放任自流,让其暗中摸索。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学习,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使教材变成学生的学材,在师生共同实践探索中使学生领悟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读书要翻前看后,读后想前,上下联系,整体感知,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逐步掌握这一重要的阅读方法。

    二、提供迁移机会,巩固运用学法

    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学生并不是一教就会,一点即悟的,真正理解和掌握阅读方法,形成学习能力,要有一个逐步领悟和吸收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初步掌握学习方法的同时,还要给学生创造学习迁移的机会,指导他们将已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运用于相类似的学习情境中,使其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领悟阅读方法的真谛。在阅读教学中,这种迁移性学习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另外,当遇到具有共同的结构和思路的同类知识时还可进行篇与篇的学习迁移。教师半扶半放,少扶多放,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

     抓住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学习迁移,既揭示了规律,教会了方法,激发了兴趣,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在迁移中得到巩固,在迁移中得到提高。

    三、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来源于成功的学习实践。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回顾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过程作为认知对象,帮助他们从成功的学习中总结出阅读规律,以便今后自觉运用这些规律去探求新知。

    学法指导也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一方面教师要因势利导,另一方面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本让学生读,思路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学法让学生悟,使阅读方法真正成为学生主动获得的一种可贵的精神财富。

    四、进行序列训练,促进认知策略发展

    学生掌握了几种具体方法不等于学会了阅读。学会阅读的核心是学生将具体的方法整合内化,成为系统的、较完整的、灵活的认知策略。这种整合内化的过程需要教师长期艰苦的工作,需要教师从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抓起,有计划、有意识、有序列地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学法本身具有一定的序列性,它随着年级的增长由低到高,由浅入深,螺旋上升。因此我们要总结出学生以往所掌握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站在已有的基础上自己跳起来够一够,在教师的点拨下迈出新步;在教师的序列指导下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阅读方法。

  积累一定量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形成认知策略的前提。只有当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自觉灵活地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学习时,学习策略才能逐步形成。因此,物理学法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而要与学习策略的培养密切联系,并把着眼点放在后者。

     教会学生学习也不能停留在只是使学生接受教材提供的现成知识的水平上和过多地局限在知识、技能目标的层次上,应该促使学生发现、提出、研究、解决问题,使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伴随着情感目标真正实现。

(责任编辑:超右脑)
------分隔线----------------------------
用户名:
密码:
超右脑!欢迎您的加入
联系方式更多>>
  • 021-57706051
  • 值班老师:18116240933
公告更多>>

亲爱的新老学员: 为了满足各位新老学员的需求,超右脑团队特在暑假来临之际开设一对一和精品小班课程,欢迎各位家长踊跃来电咨询报……
[查看详情]

投票调查
您从哪儿得知本站的?
朋友介绍
Google搜索
百度(BaiDu)搜索
其它门户网站的搜索
别的网站上的链接
从宣传物上得知
其它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