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做了错事的时候,大人通常会指着孩子大声呵斥:“你怎么不动动脑子?你脑子到哪里去了?怎么不想一想啊?”这时,孩子已经被大人愤怒的责备吓坏了,他的第一反应是:“想什么?怎么想啊?”。事实上,他的脑子在这时只能是一片空白。我给家长们推荐了一个“大脑操”,即鼓励孩子用三个自我提问来训练自己的思维,例如:可以用一种方法来培养孩子的思考习惯,假设在某一种情况下(必须是孩子心情较好时)和孩子谈到我今天遇到什么什么事,儿子你怎么看(引导孩子说出他的感受和看法),再问孩子还有什么办法?还有其他办法吗?(引导孩子完成思考的第一步),当孩子在你的引导下,给予回答后,再继续问孩子“如果我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引导孩子提出他的看法,完成思考的第二步),当孩子提出他的看法后,再继续引导孩子“如果,我这样做,别人会怎么想?”(通过完成思考的三步,帮助孩子形成这种思维的模式) 即三种思考: (1)还有什么办法?还有其他办法吗?(如果孩子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就可以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我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这个提问可以引导孩子去谋划自己要做的事情的过程并估计到结果,让孩子习惯于这个提问,可以培养他们在做计划时的逻辑性和看问题的前瞻性。) (3)如果我这样做,别人会怎么想?(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帮助孩子进行换位思考和体会他人的情感,换位思考和理解他人的感情是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基础。) 提示:思维模式的形成非一朝一夕可成,也不是一次两次的引导可以形成的,需要家长长期努力,不断在生活中进行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