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经济、五官经济、情感营销……商人正通过神秘主义获取暴利:玩弄情感而不是逻辑,让人记住美感、故事、感觉而忘记询问成本——这是右脑的胜利,是能让吝啬鬼和购物精算师大出血的人性G点。
“情感是成功的市场营销的唯一、真正的基础,是价值、顾客忠诚和利润的秘诀。”情感营销专家维基伦兹说出了现代商业的新秘密。iPod、PSP为什么成为崇尚个性生活的哈泼族(Harper)的标签?耐克广告为什么总跟鞋子没有什么关系?随时分居的现代男女为什么喜欢DIY的宜家家私?国际级企业的行为似乎为维基伦兹作了注解。
左脑掌管着理性的逻辑,右脑掌管着直觉和第六感。一杯咖啡按咖啡豆和水的成本来卖,值2元,是农业经济时代;值10元,是工业经济时代;值20元,是服务经济时代;当它值30元时,就是“体验经济”时代,商业取悦的是人类的右脑。感谢北京SOHO现代城穿蕾丝内衣的SOHO族、在办公室搭帐篷的Google精英、著名创意公司IDU请回来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是他们的右脑对付着消费者的右脑。唯一的坏处是,当他们不断胜利,善用左脑的工程师面临失宠。
要心灵鸡汤,不是财务报表
中杯摩卡26元,打车24元。作为在星巴克喝一杯咖啡的成本,20元用于享受美国咖啡大排档的环境布置,20元用于小资的虚荣体验(出于小资情调不再新锐,该成本比1999年同比下降25%),10元是打发时间、自娱自乐、心灵打坐、观看美女的入场券——唯独咖啡豆和水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这是现代人的咖啡消费清单。当咖啡世界的外国人发出“发动一场战争,反击高昂的价格、长时间等待以及让人眼花缭乱的杯子尺寸”宣言时,茶世界的中国人去星巴克是否也为追求更好的咖啡质量?角落里某个用“牛嚼牡丹法”喝咖啡的年轻人会推翻这个说法——他真能分清雀巢速溶咖啡和星巴克的分别吗?他来星巴克有什么追求吗?
喝百事可乐会觉得自己很年轻;用“飘柔”洗头会有去涂鸦的自由冲动;用NIKE会战无不胜;寻找被称为“游击队”的川久保玲专卖店会觉得自己很有时尚智慧……脑白金教你送礼,人头马教你浑身弄得脏兮兮去画画,雪碧广告更过分,教育人们把沙坑当游泳池来跳——蓝底白字的产品功能介绍已经OUT,正如星巴克宣称带来的是咖啡哲学,商业宣传同样进入社会哲学阶段。
“星巴克的成功之路是,由产品转向服务,再由服务转向体验。星巴克成功地营造了一种以星巴克式体验为特点的咖啡宗教。”《公司精神》一书作者如是说。左脑的商业是看得见的,右脑却是看不见的。虽然消费者花了大价钱买LG的“巧克力”手机以获得虚无缥缈的“爱情”感觉,以致忘记问韩国人的成本核算,但这有什么关系?我们宁愿相信一块肥皂能够滋养心灵,而不是相信它含有的C17H35COONa花费了多少成本,又可以清洗多少毛孔。 (责任编辑:超右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