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记忆概述
“记忆是智慧之母”。培根说:“一切知识,只不过是记忆”。记忆的重要性如何表述也不为过,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司考的成败。人类对记忆机理的研究和探索由来已久,考生掌握一些记忆的基本原理,对于指导我们复习和应试将大有裨益。
1. 什么是记忆
记忆,就是人们将获取的知识与经验保存在头脑中,需要时回忆或提取出来的心理过程。《辞海》中定义为:对经历的事物能够记住,并能在以后再现或回忆,或在它重新呈现时能再认的过程。简言之,记忆就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2.记忆三过程
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现三个过程。其中再现又分为回忆和再认。
人们记忆的过程,可用电脑来比喻。识记好比是电脑的输入,保持好比存储,再现好比是输出。没有输入则没有电脑的存储和输出。同样,没有识记也就没有人脑的保持和再现。
3.记忆的种类、特点及其作用
记忆中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实际上就是学习的不同阶段或不同过程。了解不同种类记忆的特点及作用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自觉运用各类记忆的规则与方法,从而达到识记快、保持牢、再认或回忆容易并且准确的目的。
序号分类标准分类含义特点作用
1依保持时间的长短感觉记忆信息保持时间一般不超过2秒钟的记忆。通过外界刺激而获得,不加注意,很快消失。经特别注意可变成短时记忆。短时记忆信息保持时间在60秒钟以内的记忆。随时消失。经复述可变为长时记忆。长时记忆信息保持时间在60秒以上乃至终生不忘的记忆。它以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为基础。通过对短时记忆的复述或复习或者一次记忆深刻而形成。人们通常所指所用的记忆。
2依记忆的内容语词记忆以事物关系、性质和意义为内容的记忆。表现为概念、判断、推理等。理论研究与学习必备。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保持的是视觉、听觉或触觉形象。与生俱来。以图像思维,帮助逻辑判断。情绪记忆是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情绪记忆往往终身难忘。情绪产生动机。积极情绪可激励行动;消极情绪则降低活动能力。动作记忆是以过去经历过的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为内容的记忆。以运动所形成的动作表象为前提。来源于对自己、他人或图画动作的感知,也可新创。能长期保持,并在学习与生活中发挥作用。
3依记忆方式理解记忆是指在对识记材料的性质、内容和意义都予理解的基础上获得的记忆。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比机械记忆更牢。机械记忆是不要求理解意义,而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机械地进行记忆。不要求理解材料的意义,不注重联系过去的知识经验,不采取其他技巧与方法。将熟读与精思结合起来,能大大提高记忆效果。采用二者相结合的方法,背熟了便于理解,理解后记得更牢。
4依识记材料本身有无意义有意义材料的记忆即识记材料本身具有意义的记忆。识记材料本身、材料之间具有联系。无意义材料的记忆即材料本身并无意义的记忆。材料本身无联系或联系甚少。根据不同材料采用不同记忆方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