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脑海中知识是如何消失(2)

来源:未知 作者:超右脑
安德伍德的经典研究则说明了前摄干扰在遗忘中的重要性。他给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被试提供一系列要他们记住的单词。在给第一组被试看这些单词之前,先让他们学习另一组单词,第二组被试则只学习一组单词,一天以后检
 
    安德伍德的经典研究则说明了前摄干扰在遗忘中的重要性。他给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被试提供一系列要他们记住的单词。在给第一组被试看这些单词之前,先让他们学习另一组单词,第二组被试则只学习一组单词,一天以后检查被试的遗忘情况。结果发现,第一组被试只记住要求他们记忆的那一组单词的25%,而第二组被试能记住70%.安德伍德认为,第一组被试成绩之所以差,是由于前摄干扰所致。
 
   3.动机遗忘理论
 
    动机遗忘理论与前两种遗忘理论相比,在解释遗忘的原因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消退遗忘理论认为,信息的遗忘是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某些模糊;干扰遗忘理论则强调新、旧信息都有可能干扰我们回忆某些内容这样的事实。但是,这两种遗忘理论都没有涉及个体的需要、要求、希望等动机因素。换句话说,它们都没有考虑到人们记忆某种信息时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动机驱使的,那些会引起消极情绪的信息很可能被遗忘。
 
    这种理论认为,有些信息可能对我们自已很重要,所以被记住了:而有些信息可能会引起我们的痛苦或不快,因而不大可能被记住。例如,有人对持截然相反观点的两组学生在辩论时的论点作了记录,事后测验这两组学生。结果发现,每一组学生记住赞同自己意见的论点,远比反对自己意见的论点要多得多。日常生活的经验也告诉我们,自己对他人的看法或态度,会影响是否记住他人的讲话内容。例如,我们对一些可信度不高的人的讲话内容很容易遗忘。
 
    尽管人们意识到,动机因素在决定人们将记住些什么,遗忘些什么时是非常重要的,但对这方面因素的影响还需要有更充分的实验证据。动机遗忘所依据的,是弗洛伊德的学说。
 
    弗洛伊德提出的动机遗忘理论,主要是根据他对精神病人的观察结果得出的,他称之为压抑理论。这种理论目前在临床心理学方面仍在广泛使用。
 
    弗洛伊德认为,人们之所以往往趋于遗忘那些特别令人不快的事情,是由于这些记忆内容沉入到下意识中去了,或者说,被压抑住了。压抑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它通过阻止不愉快的记忆内容进入意识,以避免发生不愉快的体验。但是,尽管人们没有意识到下意识中的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它们仍然会继续影响人们的某些情感,从而影响学习,如果被压抑的事情太多,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弗洛伊德认为,通过催眠或其他方法,可以揭示出这些被压抑的记忆,从而帮助患者用正确的方式对待这些事情。
 
    一个人的动机无疑会对记忆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主要还是根据对有心理障碍者的观察,至于动机在遗忘中到底起什么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线索-依存遗忘理论
 
   线索-依存遗忘理论认为,应根据提取失败,而不是根据记忆中失去信息、干扰或抑制等来解释遗忘。换句话说,一个人回想不出某种信息,仅仅是由于他不能发现从记忆中回想该信息的方式,是没有良好的提取线索。
 
   图尔文认为,记忆是来自两方面的信息的产物:第一,作为对某一事件的初步知觉的结果,在个体记忆贮存中留下的记忆痕迹;第二,个体在回忆时认知环境中出现的提取信息的线索。因此,该信息可能是在记忆贮存中,因为缺少有关提取线索的信息而提取不到。人们通常把它看作是遗忘了。
 
    可见,提取线索在回忆中所起的作用,犹如阅读书籍时的灯光照明所起的作用一样。当灯关掉时,阅读就不可能进行。同样,当缺少适当的提取线索时,回忆某信息也就不可能了。有些心理学家对图尔文的阐述作了进一步补充,他们认为,不能提取信息,也可能是由于提取线索过多的缘故。一个人如果发现自己面临太多的刺激,反而感到束手无策,因而无法有效地提取信息。
 
    综上所述,信息被遗忘,可能是由于不用而消退,由于受到其他信息的干扰,由于某种动机方面的原因或由于没有适当的提取线索所致。
(责任编辑:超右脑)
------分隔线----------------------------
用户名:
密码:
超右脑!欢迎您的加入
联系方式更多>>
  • 021-57706051
  • 值班老师:18116240933
公告更多>>

亲爱的新老学员: 为了满足各位新老学员的需求,超右脑团队特在暑假来临之际开设一对一和精品小班课程,欢迎各位家长踊跃来电咨询报……
[查看详情]

投票调查
您从哪儿得知本站的?
朋友介绍
Google搜索
百度(BaiDu)搜索
其它门户网站的搜索
别的网站上的链接
从宣传物上得知
其它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