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佩里--左右脑理论分工奠基人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斯佩里 斯伯里 | Roger W .Sperry 斯伯里(August 20, 1913April 17, 1994.), 美国 神经心理学 家,用测验的方法研究了裂脑病人的心理特征,证明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具有显著差异,提出两个脑的概念。曾荣获国家科学奖,196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7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81年获诺

 


 

斯佩里

  斯伯里| Roger W .Sperry
 
斯伯里(August 20, 1913—April 17, 1994.),
 
美国神经心理学家,用测验的方法研究了裂脑病人的心理特征,证明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具有显著差异,提出两个脑的概念。曾荣获国家科学奖,196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7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81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又译为:斯佩里)。斯佩里(R.W.Sperry)。
 
他把猫、猴子、猩猩联结大脑两半球的神经纤维(最大的叫胼胝体)割断,称为“割裂脑”手术。这样两个半球的相互联系被切断,外界信息传至大脑半球皮层的某一部分后,不能同时又将此信息通过横向胼胝体纤维传至对侧皮层相对应的部分。每个半球各自独立地进行活动,彼此不能知道对侧半球的活动情况。这一手术于1940年由Van Wagenen 和Herren首先在临床上对慢性顽固性癫痫病人使用,获得较理想的疗效,癫痫发作几乎完全消失。1961年斯佩里设计了精巧和详尽的测验,在作割裂脑手术的人恢复以后,进行了神经心理学的测定,获得了人左右两半球机能分工的第一手资料,发现两半球机能的不对称性(asymmetry),右半球也有言语功能,从而更新了优势半球的概念。裂脑人的每一个半球都有其独自的感觉、知觉和意念,都能独立地学习、记忆和理解,两个半球都能被训练执行同时发生的相互矛盾的任务。斯佩里的研究,深入地揭示了人的言语、思维和意识与两个半球的关系,成绩卓著,获得了1981年度诺贝尔医学奖。
 
奇特的裂脑人
 
有一种脑部疾患叫做“癫痫”,疾病大发作时病人会突然丧失意识,倒地,全身肌肉发生强烈的抽搐,并伴有咬舌、流涎、尿失禁等症状。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斯佩里为了医治此病,将患者的连接大脑两半球的主要神经纤维“胼胝体”切断,使一侧大脑半球的病灶所产生的神经电暴不能扩散到另一半球去。手术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而且也未出现不良的后遗症,如人格和智力的改变等等。然而经过这样手术的人,毕竟与常人有所不同了,他们实际上成了有两个独立的大脑的所谓“裂脑人”。
 
正常人的大脑也有两个半球,但是由于胼胝体的连接,左、右两个半球的信息可在瞬间进行交流,因此,正常人的大脑是作为一个整体而起作用的。人们很早就知道大脑两半球在机能上有分工,左半球感受并控制右边的身体,右半球感受并控制左边的身体。1861年,法国医生布罗卡发现患有失语症的病人,其大脑左半球颞叶有损伤。这个部位后来就被称为“布罗卡”区,它涉及人的说话功能,是运动性语言中枢。以后人们又继续发现了左半球的其他一些部位与书写、阅读等功能有关,只有少数左利手(俗称左撇子)的人语言中枢在右半球或分在两个半球上。由于大多数人的语言中枢位于左半球,大脑左半球就被人们称为优势半球。
 
从1961年开始,斯佩里等人对“裂脑人”长时间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例如,在一个实验中让一个“裂脑人”坐在挡住他双手的屏幕前,视线凝视屏幕中心的一点,然后在屏幕上用0.1秒的时间闪现“帽带”这个词(“帽”呈现在左半屏幕,“带”呈现在右半屏幕),由于呈现时间短得“裂脑人”的眼睛来不及移动,“帽”就传递到了右半球,“带”就传递到了左半球。当要求“裂脑人”说出他看到了什么时,他只回答说看到了“带”字。进一步要求“裂脑人”说出“带”的种类,他只好猜测是“胶带”、“音乐磁带”、“捆人的带子”等等。这表明语言中枢在左半球。如果在左半屏幕闪现一个物体的名称,从而使这个词传递到右半球,“裂脑人”虽然不能说出物体的名称,但能用左手从一堆他看不见的物体中选出这个物体。表明虽然右半球有一些语言的功能,但语言中枢位于左半球。 (责任编辑:首席讲师)
------分隔线----------------------------
用户名:
密码:
超右脑!欢迎您的加入
联系方式更多>>
  • 021-57706051
  • 值班老师:18116240933
公告更多>>

亲爱的新老学员: 为了满足各位新老学员的需求,超右脑团队特在暑假来临之际开设一对一和精品小班课程,欢迎各位家长踊跃来电咨询报……
[查看详情]

投票调查
您从哪儿得知本站的?
朋友介绍
Google搜索
百度(BaiDu)搜索
其它门户网站的搜索
别的网站上的链接
从宣传物上得知
其它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