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思维

来源:未知 作者:超右脑
案例一:司马光砸缸 有人落水,常规的思维模式是救人离水,而司马光面对紧急险情,运用了逆向思维,果断地用石头把缸砸破,让水离人,救了小伙伴性命。 案例二:电磁感应定律的产生 1820 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物理教授奥斯特,通过多次实验存在电流的磁效应。这一发现传到欧洲大陆后,吸引了许多人参加电磁学的研究。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怀着极大的兴趣重复了奥斯特的实

 案例一:司马光砸缸

有人落水,常规的思维模式是“救人离水”,而司马光面对紧急险情,运用了逆向思维,果断地用石头把缸砸破,“让水离人”,救了小伙伴性命。  

案例二:电磁感应定律的产生

       1820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物理教授奥斯特,通过多次实验存在电流的磁效应。这一发现传到欧洲大陆后,吸引了许多人参加电磁学的研究。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怀着极大的兴趣重复了奥斯特的实验。果然,只要导线通上电流,导线附近的磁针立即会发生偏转,他深深地被这种奇异现象所吸引。

当时,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思想已传入英国,法拉第受其影响,认为电和磁之间必然存在联系并且能相互转化。他想既然电能产生磁场,那么磁场也能产生电。     为了使这种设想能够实现,他从1821年开始做磁产生电的实验。无数次实验都失败了,但他坚信,从反向思考问题的方法是正确的,并继续坚持这一思维方式。

十年后,法拉第设计了一种新的实验,他把一块条形磁铁插入一只缠着导线的空心圆筒里,结果导线两端连接的电流计上的指针发生了微弱的转动!电流产生了!

随后,他又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实验,如两个线圈相对运动,磁作用力的变化同样也能产生电流。法拉第十年不懈的努力并没有白费,1831年他提出了著名的电磁感应定律,并根据这一定律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装置。如今,他的定律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法拉第成功地发现电磁感应定律,是运用逆向思维方法的一次重大胜利。

与常规思维不同,逆向思维是反过来思考问题,是用绝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运用逆向思维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实际上就是以“出奇”去达到“制胜”。因此,逆向思维的结果常常会令人大吃一惊,喜出望外,别有所得。

 

逆向思维的特点    

1.普遍性     (责任编辑:超右脑)

------分隔线----------------------------
用户名:
密码:
超右脑!欢迎您的加入
联系方式更多>>
  • 021-57706051
  • 值班老师:18116240933
公告更多>>

亲爱的新老学员: 为了满足各位新老学员的需求,超右脑团队特在暑假来临之际开设一对一和精品小班课程,欢迎各位家长踊跃来电咨询报……
[查看详情]

投票调查
您从哪儿得知本站的?
朋友介绍
Google搜索
百度(BaiDu)搜索
其它门户网站的搜索
别的网站上的链接
从宣传物上得知
其它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