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读书时,文字是以光波的形式反映到视觉神经上面的,因此说适宜的视力是快速阅读的重要条件之一。大多数人的视力是在1.O~1.5之间,患近视、远视或散光等眼疾的人也多数都能校治到这一范围内,所以,绝大多数的人视觉阈限是能够满足快速阅读的要求的,只要有意识地进行正确的训练,都是可以进行快速阅读的。 我们在前面已经谈到,在阅读过程中,注视时间约占95%,而眼跳的时间仅占5%左右,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阅读速度快慢与眼跳的时间关系不大,而主要取决于在一次注视时间内所感如字数的多少。如果一次注视感知的字数多,阅读速度就快;反之,如果一次注视感知的字数少,阅读速读就必定会慢。 在一次注视时所能感知的字数,就是视知觉范围,有人叫视距或识别间距。在阅读过程中,有两种感知方法: 其一是合成式感知,即一次注视只感知一个字或一个词,一字一顿或一词一顿地来阅读,然后合起来再理解其中的意义。显然,这种感知方法有三个缺点:一是注视的次数多,花费时间长,二是字和词都不能表示完整的意义,影响理解,三是这种阅读方法视觉接收信息的节奏过慢且过于零散,与大脑思维活动的节奏差距太大,也影响记忆的效果。现在大多数人之所以阅读速度慢、理解和记忆效果差,这也是主要根源之一。 其二是整体感知,即一次注视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乃至数行文字,整体地理解它的意义。这种方法减少了注视的次数,也加快了理解,还使视觉接收信息的节奏和大脑思维活动的节奏趋于协调,减少大脑思维活动的“空转”现象,记忆效果亦能增强。显而易见,这种整体感知的方法既可以大幅度地提高阅读速度,又可以提高理解记忆效果,这才是真正符合人的生理特点的阅读方法。 那么,人的视知觉范围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潜力可以挖掘呢?实验结果表明,在0.1秒时间内,成人一般能够感知6~8个黑色圆点或4~6个彼此不相联系的外文字母,也就是说,一分钟可以感知到4,200个点。如果我们把一个字看作一个点的话,那么,一分钟就可以看到4,200个字。这是未经过训练者的能力。 我们在前面介绍快速阅读历史时已经讲过,美国空军的心理学家和战术教育专家用速视仪进行的训练证明,经过训练的普通人可以在(责任编辑:超右脑) |